-
發表于2019年04月26日
兄弟相殘 周平王遷都以后,把東邊的新鄭[在河南省新鄭縣]封給掘突。后來,掘突娶了個妻子叫姜氏。姜氏生了兩個兒子。大兒子叫寤生[寤W],據說姜氏生他的時候是難產,嚇得直喊救命。嬰兒什么都不知道,怎么能怪他吶?可是姜氏就討厭這個孩子。小兒子叫段,長得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9年04月26日
唇亡齒寒的故事 齊桓公老了。西方秦國[那時候在甘肅省天水縣一帶和陜西省的一部分地方]的國君想乘著這個機會擴張勢力,做中原的霸主。那位國君就是秦穆公[穆m]。秦穆公一向不跟中原諸侯爭地盤。他認為要做大事得有人才,單憑一兩個人是不頂事的。他就想盡辦法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9年04月26日
千金一笑的故事 千金一笑 千金一笑的故事出在兩千七百多年以前。那時候,中國還沒有皇帝,皇帝這個稱呼是秦始皇開始的。中國在三千年以前的一個朝代叫周朝。周朝最高的頭兒不叫皇帝,叫天王。兩千七百多年以前,周朝有個天王,叫周幽王[幽yōu] 。這位周幽王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9年04月26日
仙鶴坐車的故事 仙鶴坐車 齊桓公自從打退山戎,救了燕國以后,又幫助魯國平定了內亂,各國諸侯全都佩服他。齊桓公要當霸主的心愿早已做到了,沒有事的時候,喝喝酒,打打獵,享起清福來了。這么一享樂,身子更發福了,人也懶起來了。公元前611 年,衛國派了一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9年04月26日
老馬識途 公元前679 年,齊桓公約會諸侯共同訂立盟約。盟約上最要緊的有三條:第一條是尊重天王,扶助王室;第二條是抵御外族,不準他們向中原進攻;第三條是幫助弱小的和有困難的諸侯。十多個中原諸侯國參加大會,訂立盟約,大伙兒都尊齊桓公為霸主[霸主是諸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9年04月26日
一鼓作氣 齊桓公拜管仲為相國的消息傳到魯國,魯莊公氣得直翻白眼。他說:我當初真不該不聽施伯的話,把管仲放了。什么射過小白,什么要親手殺他才解恨。他們原來把我當做木頭人兒,捏[niē]在手里隨便玩兒,隨便欺負,根本就沒把魯國放在他們的眼里。照這么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8年11月28日
成語典故: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 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其成語的讀音是[rn zhě jin rn,zh zhě jin zh]。這是成語是什么意思呢?如何正確的理解它? 這個詞中的兩個部分可以一起用,也可以分開用,因為它們都出自一個地方《周易系辭上》。 一陰一陽之謂道。繼之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8年11月19日
成語故事:雪泥鴻爪 雪泥鴻爪讀音是[xuě n hng zhǎo]。這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?雪泥,指的是被融化后的雪水滲透的泥土。鴻爪,在這里說的是那些鴻雁在泥土上面留下的爪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8年11月19日
成語故事: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,其讀音是[m hu r gun]。沐猴而冠成語是什么意思呢,出自怎么樣的典故呢? 我們這次先直接來看出處,再看字面意思,這個詞出自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的《史記十二本紀項羽本紀》。 居數日,項羽引兵西屠咸陽,殺秦降王子嬰,燒秦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8年11月19日
成語故事: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 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其讀音是[pzhībcn,mo jiāng yān f]。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是什么意思呢?出自哪個典故呢? 這個詞最早出自《左傳僖公十四年》的皮之不存,毛將安傅?,不過有一個更好理解的故事,在西漢著名學者劉向的《新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11月21日
第1篇 程門立雪的故事400字 遠在北宋時期,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,他特別喜好鉆研學問,到處尋師訪友,曾就學于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。程顥死后,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,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。 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,學問也相當高,但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7月20日
成語故事:新一葉障目 我家離翠屏山路很近,最讓人高興的是這里開了一家動漫水世界,是一家大型水上游樂園。 這家水上游樂園自今年5月20日開業,到現在的暑期,一直人山人海,樂聲連天,停車場都停滿了車,好多車都停到便道上來,看來生意不錯... [ 閱讀全文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