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發表于2018年10月14日
天津卷.精選 以器為材料作文 【原題再現】 閱讀下面材料,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感悟,寫一篇文章。(60分)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。器能盛納萬物,美的形制與好的內容相得益彰;器能助人成事,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;有一種器叫器量,兼容并包,彰顯才識氣度;有一種名叫國之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7年06月09日
2017年高考天津卷作文:重讀長輩這部書 請根據下面的材料,寫一篇文章。 我們在長輩的環繞下成長,自以為了解他們,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是一部厚書,一旦重新打開,就會讀到人生的事理,讀到傳統的積淀,讀到時代的印記,還可以讀出我們自己,讀出我們成長時他們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說:“我貼在地面步行,不在云端跳舞! 要求:選好角度,確定立意,明確文體,自擬標題;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,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。 穩穩的幸福 “我不想在云端舞蹈,我只想在地面行走”。哲學家維特根斯坦如是說。 在云端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緊繼兩場硝煙滾滾、炮聲轟轟的世界大戰,我誕生于這個戰亂紛爭的世紀的最末10年。在嗷嗷待哺之年迷糊地度過日新月異的10年,在懵懂之時睜著惺忪睡眼聽著新世紀的鐘聲……這便是我們,社會口中的“90后”。 我們因時代而開放與不羈。不裹足、不留長辮、不用只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--你看世界,世界看你 當你做病毒檢測的時候,一定會用到顯微鏡,那樣你就能清晰的判斷出病毒的類型,以便對癥下藥,藥到病除。當然,如果你不幸選擇了望遠鏡,那我敢保證,你眼前一定是模糊一片,你一定達不到你想要的結果。但,如果你想用“顯微鏡”一樣的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請以“人之常情”為題寫一篇文章。 要求:①自主確定文體(詩歌、戲劇除外)。②不少于800字。 人之常情——“好好活著” 危難之際,共和國總理站在廢墟上安慰悲痛欲絕的百姓要“好好活著”,把人之常情傳遞到了極致; 災禍臨頭,軍隊子弟兵臨陣受命,用挑戰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高中語文都說世界上最珍貴的都是免費的東西,而這些免費的東西又都是看似細如灰塵的東西,所以極易讓人忽視它們的存在。魚兒不能缺水,但就在這最需要的東西里面,它都沒有細心去感知水是清澈或渾濁。我們人也是一樣,常常忽略身邊最不起眼的,最平凡的那些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何為思?《菜根譚》有言:“靜思之下,俾有悟;沉寂之中,方得真性情!庇纱丝梢,思并非我們平日里所說的淺表的想法,從頭腦中一閃即逝的只能是想,唯有深沉的挖掘才稱得上“思”。深思而熟慮,深思而有所得,深思而知之。 不可否認,我們所處的時代給予我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能讓人無所不知的萬能芯片,不知道是多少人的夢想。有了芯片,我們不用再為考試疲于奔命,不必再為“之乎者也”頭昏腦漲,也不用為天文地理絞盡腦汁,更不必……然而,有了智能芯片,就真的風光無限好么? 我們自以為大腦操縱著古今中外的一切有史記載的東西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“天街小雨潤如酥,草色遙看近卻無!痹娨夂芎美斫,在春雨的滋潤下小草發芽,遠遠望去一片綠色;可當人們走近時,卻發現綠色淡了,甚至肉眼都看不到。從文學的角度評價,韓愈的詩句是美的;但我覺得,退之先生的這兩句詩用來概括生活中的某現象也是再恰當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古人云: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何為“行”?行,就是行動,就是實踐,就是探索。行而知之,就是在不倦的實踐中、勇敢的探索中獲得真知,從而更好地“行”。 我們回首滄桑的歲月,撫摸那亙古不變的信條——“行而知之”;我們迎著那穿越時空的獵獵... [ 閱讀全文 ]
-
發表于2016年09月12日
我覺得,90后與80后、70后沒什么兩樣,都要經過從小大到大、從青澀到成熟的成長過程。這一過程中的每一段都是難得的記憶,也是一路美麗的風景。 人生的旅程很長,只能靠腳下的鞋子一步步地走,不能跳過哪里而直接到達下一站。作為90后的“老大”,在將要開始... [ 閱讀全文 ]